在台灣茶產業推動上,茶葉官能品評人員具有決定性之地位,應將官能品評訓練與檢定或證照制度化,以提升茶葉分級之水準。因此,除儘速設立各等次品茶師之證照考試工作,授予各等級之品茶師證照,並加強教育訓練。本校農資學院多位教師皆熱心服務教學,以提供茶業各級從業人員進修之需求。例如:本校應用經濟學系萬鍾汶教授,曾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辦之「茶葉外銷拓展專班」、「農業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育─專業進修班」、及「業界研習班」等課程的講師,並擔任「兩岸農貿拓展研習團」的團長,帶領外銷業者及農民團體赴中國大陸,以培養國內從事農產品行銷之業者提升國際行銷能力。

此外,國立中與大學產學智財營運中心創業育成組,連結校內與產業間的產學合作關係,在此培育機制之下,本校許多老師或學生開始思考技術創業之可能性。歷年進駐於育成中心之企業,多有教師、學生及校友創業之個案,本計畫列舉學生創業之「堃鈦奈米科技材料有限公司」、「寶萊詩三才靈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、「閎盛科技有限公司」及女性校友創業之「加特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及「葳冠有限公司」。

中興大學於1999年8月,憑藉著自發性催生創新育成中心,以培育新創事業與經營人才,正式成立『國立中興大學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IINCHU』,擔負起提昇區域產業研發能力及支援中小企業技術發展的重任。自設置以來即秉持著發展區域創業家發展系統 (Regional Entrepreneur Development System, REDS) 之理念,依據學校母體專長領域特色之發展,規劃以農科與生技為重點培育產業,有效整合校內外資源,吸引新創事業進駐,運用學校閒置空間與系統化培育及創新軟硬體服務。進而配合區域產業特性,擴大培育服務範圍,提供完善的技術資源、顧問諮詢、招聘人才及員工教育訓練、商務協助、研發試量產等支援服務體系,於2004年建立「中部地區特色產業先期培育計畫」,培育農特產相關之新創企業;2005年結合中部六所大學型育成中心,共同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爭取「健康事業策略聯盟計畫」,發揮群體力量輔導中部地區農業、休閒產業、生物科技、商務諮詢、食品加工安全、醫療器材機械製造與檢驗服務業等,透過大學育成資源互補,建構在地化培育模式,吸引多家地區性企業進駐。為延伸輔導區域性特色產業之概念,更於2006年為本校爭取到經濟部「育成中心知識服務環境建構計畫---動態整合服務功能之育成支援中心」之多年期競爭型計畫,自此將本校創新育成中心,提昇至區域育成資源中心層級,並為本校中科研育中心奠立基礎。此外,中興大學在發展以生物科技為基礎之過程中,於2009 年與金屬中心簽訂策略合作協議,針對生技醫療產業共同為產學合作之加值作出努力。

在人才培訓方面,亦率先帶動本校跨領域創新模式-與科技管理研究所合作建立「實習經理人菁英計畫 (Manager Internship, MI)」: 2003年4名;2004年 6名;2005年 7名。被甄選的實習經理人,除接受IINCHU安排之訓練課程,以加強育成培育、科技管理、創新管理、市場行銷、經營管理甚至財務規劃等方面知識外,並需在論文指導教授之協同輔導下,直接參與進駐企業的專案計畫。此育成實習制度,鼓勵科管所研究生,透過集訓及指定專案服務,實際參與進駐企業營運,可瞭解實際新創科技企業的營運風險與商業模式,亦可解決微型企業管理人才之人力需求,而育成中心可發揮產學合作更大的綜效。2008年至2012年,中興育成在人才培訓方面繼續深耕,於2008年辦理產學精英人才培育計畫,透過財務、人資、行銷及專案管理等訓練課程,加強學生創業及管理技能。另為加強學生對企業及產業的瞭解,於2009年辦理企業參訪、於2010年辦理產業論壇,主題包括文化創意產業、綠色能源產業等,透過參訪及產業論壇,讓學生瞭解產業脈動。2011年辦理創業系列講座,主題涵蓋創業競賽、創業資金(源)運用、成功企業家經驗分享等,期藉由系統化專業教育訓練課程與實際案例的分享,讓學生學習創業知識並提昇創業知能。

本校透過育成機制建立多元的產、官、學、研合作關係,將學校知識創新成果注入社會,促進中部地區創新創業成長、健全優質知識網絡、企業或聯盟單位回饋等效益,成效卓著。於2006年興大創新育成中心進駐家數19家,1999至2006年共累積總家數67家。此外,興大創新育成中心在國內近百所育成中心中,連續五年(2002-2006)被評選為年度績優育成中心,成為國內大學推展創新加值的標竿;更於2006年獲經濟部頒發「區域發展特別貢獻獎」。另本校育成中心於2011、2012年參加中科園區「獎勵園區創業(新)育成中心培育優質廠商」評選,連續二年榮獲第一名。